勠力同心 矢志前行
勠力同心 矢志前行
——關于《這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的讀與思
這本書,脫胎于2019年1月27日在上海東方衛視開播并取得超高收視率及好評度的思政類真人秀——《這就是中國》。
作者,即節目主講人——我國知名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自27篇演講稿中鉤玄提要、取精用弘,他將自身對中國崛起、中國道路和中國話語的最新思考以深刻的政治觀和獨到的視野度躍然紙上。
全書通篇分為“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定力”四章,夾敘夾議、有質有文地表述了“中國崛起是人民自己干出來的”“‘文明型國家’的底氣”“好民主才是好東西”“中國人,你要自信”四大主旨觀點。閱之頗令讀者生發“陳言大去、新意迭出”之感觀;掩卷后則生“文以載道、書以煥彩”之感。
分享讀書心得前,先講一個小有名氣的“荷花定律”:荷花長滿一片池塘需30天,那么長滿一半池塘要幾天?答案不是15天,而是29天。即,在第30日,荷花的生長量是前29天的總和——。
當代中國之成就便如已長滿半池塘的荷花,面上看似離最終的圓滿尚有差距,但內里卻是為期不遠、指日可待。因為,中國現已躋身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通訊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第一方陣”。中國的再度崛起毋庸置疑:中國花費了近40年的時間完成了前三次工業革命,從而不但擁有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及產業鏈,而且走的完全是有別于西方列強借“戰爭、掠奪、殖民”攫取“第一桶金”的路數——今天的中國完全是由中國人民憑雙手建起來的!
那么,為何中國人民能憑自身之力“白手起家”,其他國家卻無法和平崛起呢?張維為教授基于比較法,從“歷史文化底蘊”“政治制度優勢”兩個層面予以了闡述。
張維為教授認為,所謂“文明型國家”,指的是“一個延綿不斷長達數千年的古老文明與一個超大型現代化國家幾乎完全重合的國家”。而放眼世界,能稱得上“文明型國家”的,唯有中國。比如“四大古代文明”,除中國外,另外三個的歷史都中斷了,創造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的族群早已灰飛煙滅。再比如歐洲,其公認的文明發端是希臘,但歐洲僅有“民族國家”而無“文明型國家”——即便是現在的歐盟,也只不過是由“民族國家”組成的松散聯盟,遠非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還有俄羅斯和美國: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1547年加冕稱沙皇——若再往前推,俄羅斯人的祖先斯拉夫人是在公元9世紀方在如今的烏克蘭建立了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而美國自形成國家以來不過兩百余年;俄羅斯稱不上古老,美利堅則很年輕。
張教授認為:“中國當代的制度安排繼承和借鑒了大量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治理原則,這使得中國可以克服民族國家等西方話語中的諸多問題”,具有“世界上最難得的民族凝聚力和宏觀整合力”,結合中國“文明型國家”的人口、國土因素,“構成了中國崛起的最大優勢:中國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資源和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地緣優勢,有自己悠久的歷史傳承和獨立的思想體系,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資源”。
“政治制度優勢”是中國重新崛起的另一型內在“基因”。作者在本書的第三章通過著力于對西方社會極力推崇的普世價值觀的解構,揭示了西式民主雙重標準甚至是多重標準的虛偽性,同時也進一步分析了“多黨制+一人一票”這種典型的西式民主于現代社會中所遭遇到的尷尬與困境——為什么在“新冠”疫情爆發后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繼續斗得不可開交?為什么“一人一票”選出了反人類的希特勒……這一切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權不但代表著政治、公民權利,還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乃至環境權利。那么,一個國家是否有根據自身國情推動人權優先順序的權利?張維為教授認為:過度強調政治和公民權利卻不承認其他權利,是西式民主失衡的始作俑者。試想:一個餓了幾天幾夜的人面對一頓飽餐和一張選票時,他會先選哪一樣?再試想:要吃四個饅頭才會裹腹的人,是不是光吃第四個饅頭便能填飽肚子?——“過猶不及”,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教導弟子的警句對當代的西式民主可謂一針見血、一語中的。
最后,讓我們翻頁至《這就是中國》的終章——“中國定力”篇。張維為教授在該書中進一步點明:實力僅是定力的根基,自信才是定力的靈魂。本章從分析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解體開篇,著重論述了蘇聯因錯誤的經濟、軍事政策而遭遇困境時,包括其最高領導人在內的社會精英階層被掌控世界話語權的西方洗腦,繼而采取完全錯誤的政治、經濟政策直至整個國家分崩離析。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不但兵不血刃地戰勝了軍事實力強大到足以毀滅地球幾十次的蘇聯,順帶還將對手積累幾十年的財富合法地席卷一空。曲折多多,教訓累累,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并引以為戒。
自二十世紀以來,中國走過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階段。而自新中國成立至今,眾多來自西方的各種抹黑歪曲、各類惑眾謠言紛至沓來——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即使是強大如今日之中國,“不挨罵”仍是一種奢望。如何不挨罵,最行之有效的便是要有讓世界認可的話語權。對此,張維為教授開出了一張藥方,亦即:實力+自信=話語權。
行文至此,我想起曾把中國比作“睡獅”的拿破侖說過的一句話: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可以打敗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行百里者半九十”,當代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唯有全國人民緊緊圍繞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周圍勠力同心、矢志前行,才能最終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遠大目標。
作者簡介:楊欣榮,供職于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世博園區公安處,上海市公安局文學創作俱樂部成員,分局文學社社員。工作之余,他愛好閱讀、熱愛文學、勤于思考、喜歡寫作,作品散見于諸報刊。
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方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