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旗賦
山河錦繡,文脈奔流。帥都建旗,圖騰畫熊虎之象①;日月摛紋,太常繪昭昭之形②。雜帛為物,析羽為旌③。戰旗號令,指揮熙明。
鼎鼎盛世,巍巍中華。溯淵藪,歷滉滉青史,看新新時代今朝燦爛;憶往昔,馳崢嶸歲月,著熠熠大國壯麗詩篇。黨旗飄揚,九十九載光輝征程之見證;鐮刀鐵錘,黨領導下工農聯盟之象征。披荊斬棘,引領中華民族尋求獨立解放;進發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旗幟引領方向,前進步伐鏗鏘。初心不變,牢記使命。以黨之旗幟為旗幟,以黨之方向為方向。舉旗定向,掌舵領航。
人民警察,使命擔當。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之重器,保護人民合法利益之鐵墻。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隊伍要求,指針已定;忠誠履職、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克己奉公,高標鮮明。披堅持銳,枕戈待旦。利劍發硎,光耀長空。打擊邪惡,嚴懲奸兇。雷霆出動,重拳破冰。鋼槍執正義,赳赳之使命;盾牌抵風雨,無悔之人生。
烈火中淬煉,風雨里前行。警旗獵獵,應時而生。集納眾人之智,淬煉公安本色。藏藍浸染赤膽,鮮紅凝結忠誠。黃金分九宮,主色國旗紅④。黨旗引領警旗,訓詞牢記在胸。經緯正義,大國之徵。授旗受命,展旗擊風。旗幟飛揚,無上光榮。衛士列陣,光耀長空。頂暴雪,迎初陽,守熱土,衛安寧。撐一片天空,撒一片溫情。
一朝定鐸⑤,久久為功。禮敬警旗,注目方向。熱血滾燙,楫浪遠航。全警奮勇,個個成旗幟負起使命;旗幟高擎,警警皆戎裝再啟征程!
【注釋】
①帥都建旗,圖騰畫熊虎之象:戰旗由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的標志發展而來,《周禮·春官· 司常》所說:“王建太常,諸侯建旂,大夫士建物,帥都建旗”,“旗”為單色,畫熊虎之象,象征其猛如熊虎。
②日月摛(chī)紋,太常繪昭昭之形:“太常”,為王的戰旗。鄭玄注云:“大旆,太常也。”太常之上繪日月之形,象征至高至明。
③雜帛為物,析羽為旌:“物”是大夫士的戰旗,由雜色帛縫連而成,而且不畫任何圖案。析羽是指從鳥翅膀拔下的散羽毛扎成的一束羽毛。旌的羽毛往往染上鮮明耀眼的顏色,以使士卒視之而奮進。
④黃金分九宮,主色國旗紅:警旗旗面為長方形,警徽居旗幟左上角,采用九宮格和黃金分割法設計。整體設計莊重、簡潔、美觀、大方,兼顧折疊、懸掛和展開時的視覺效果。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旗面由紅藍兩色組成,主色為國旗紅色調。
⑤鐸: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國家重大事件所用。
作者簡介:駱浩,陜西長安人,又名駱儒浩。西安市公安局長安分局民警。全國公安文聯詩詞分會理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師范大學國學院研究員,陜西賦學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陜西省音樂家協會文學會理事。
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方莊